close
澎湃新聞記者 楊鑫倢 發自韓國首爾 實習生 吳曉淳
在韓國多傢商店,店員們都準備好為中國遊客掃碼支付。澎湃新聞記者 楊鑫倢 編輯 陸韻文(00:49)
熟悉的中國面孔,熟悉的支付燕窩功效方式。
今年8月,在韓國首都首爾最繁忙的商業街區明洞,新世界、樂天等中國人最愛的免稅店裡,人們使用手機移動支付,恍惚以為沒有踏出國門。
韓國人自己的移動支付——Samsung Pay(三星支付)和Kakao Pay都還沒怎麼在線下鋪開,但韓國店員已經都準備好為中國遊客“掃一掃二維碼”支付瞭。遊客跟他們說“WeChat Pay”或“Alipay”,韓國店員馬上意會,跟你說“微信可以”或“支付寶可以”。
韓國免稅店裡熟悉的微信支付卡牌。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楊鑫倢
“我們營造瞭一個和中國完全一樣的消費環境。今年5月開張起,我們就引進瞭微信支付,現在微信支付占到總銷售額20%左右。”韓際新世界免稅店明洞店營銷部部長金美英告訴澎湃新聞(www.thepaper.cn),“中國消費者從現金支付,到用銀聯卡,但銀聯卡還沒有火,移動支付就來瞭。”
中國是目前全球移動支付發展得最好的國傢。得益於中國強勁的出境購物需求,移動支付也借機走出國門,向海外市場拓張。
韓國沒有Apple Pay,但有中國的移動支付應用
韓國是一個略為封閉的互聯網市場。
Google Maps(谷歌地圖),無法在這裡為世界遊客提供駕車、步行等導航服務,隻能提供公交導航。出於國傢安全的原因,谷歌地圖被韓國政府限制。
在韓國,通信工具Line的母公司Naver和Kakao提供導航服務,這些軟件隻顯示韓國政府提供的地圖,而且隻有韓語版,外國遊客隻能“兩眼一抹黑”。
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在Google Maps中清晰可見。
除此之外,美國蘋果公司的Apple Pay還滴雞精推薦沒有落地韓國。
韓國有自己的移動支付工具。2016年,韓國本土最大的電子企業三星開始力推SamSung Pay(三星支付),SamSung Pay目前已經成為韓國使用量最大的支付應用。8月數據顯示,韓國國內的累計結算金額突破瞭2萬億韓元。不過,SamSung Pay在線下的佈局還很少,記者在韓國幾乎沒有看到可以使用的地方。
韓國本土的聊天應用Kakao也推出瞭移動支付。騰訊曾於2012年4月對Kakao投資720億韓元(約合人民幣4.03億元),獲得360萬股股份(占比13.0%),成為瞭Kakao的第二大股東。
Kakao的兄弟——微信,在這裡則已經鋪開。
“沒想到在國外也可以使用微信支付,而且同樣可以享受刷銀聯卡才有的九五折。”中國遊客小陶說。
中國的移動支付應用入駐韓國免稅店、星巴克、烤肉店、服裝店
除瞭大型免稅店(如HDC新羅免稅店、韓華格樂利亞免稅店和SM免稅店等),一些韓式烤肉店、參雞湯店、服裝店(如咖啡連鎖店Coffine Gurunaru、韓國傳統茶飲品店Osulloc和悅詩風吟等),也都支持微信支付。每走一個街區,就能看到幾傢店的店門口貼著中國銀聯、VISA、還有微信支付的標志。
微信和支付寶的標志常見於韓國鬧市區街頭。
甚至,韓國的星巴克咖啡店也支持微信支付。但在中國,星巴克為瞭推廣自己的支付方式,並沒有引入微信支付。
在新世界免稅店,Line的周邊產品擠滿瞭中國遊客。該商傢告訴澎湃新聞,他們於今年5月開通微信支付後,目前支付手段五成是信用卡,五成來自微信支付。
跟著大眾點評,遊客小關找到瞭這傢4星評分、由韓國著名主持人薑虎東開的烤肉連鎖店。這傢店同樣也支持微信支付。店長說,他們90%的顧客是外國人,而在這裡面90%是中國遊客,在中國遊客裡面,又有80%的人使用微信支付。
%
坐落於明洞的薑虎東白丁烤肉店。
中國顧客在“網紅”烤肉店用微信支付。
但在非繁華街區,現金和信用卡依然是主流的支付方式,很多連鎖便利店也不都支持移動支付。
首爾當地民眾也還沒有移動支付的習慣,看到很多中國人用移動支付,他們擔心安全問題(事實上,目前還沒有發生過相關案例)。
其實,韓國早年在移動支付領域可以說是“全球領先”,NFC(非接觸式支付)在這裡非常普遍。其中韓國當地民眾用得最多的就是T-Money,類燕窩推薦似中國香港的八達通卡。它是一張交通卡,也可以在便利店用來支付。或被嵌入手機,這樣用手機靠近讀卡器就能支付。
但隨著智能手機的到來,得益於人口紅利,中國的二維碼移動支付迅速崛起。
中國遊客到哪裡,移動支付去哪裡
韓國夜市小販也支持微信支付。
韓國旅遊發展局最新統計顯示,7月赴韓旅遊的中國遊客達到91萬人次,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。國傢旅遊局的統計顯示,2015年,中國遊客在韓國人均日消費達2200美元,高於其他赴韓遊客平均消費額的一倍。
這些都給瞭微信支付拓張韓國市場的自信。
“我們從線上走到線下,再從國內走到海外。市場在哪裡、我們著力去推哪裡,也就是中國遊客聚集、最願意去購物(還不是旅遊)的地方。”微信支付產品運營總監黃麗告訴澎湃新聞。對於韓國,中國遊客最感興趣的前三項是購物、感受韓流文化、整形,第四項才是觀光。
近半年,韓國微信支付日均交易筆數和門店數增長都超過5倍,這也成為微信支付境外交易翻倍暴漲的一個縮影。
“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,這個市場都太海量瞭,市場是怎麼發展的呢?是它自己。”黃麗說。
不像支付寶在海外有龐大的地推人員,晚於支付寶進入海外支付市場的微信,主要通過海外合作機構和有商業資源的服務商,並給後者一定分成來開拓市場。
在8月舉行的微信支付韓國推介會上,各百貨公司和中小商傢都繞著黃麗,洽談商務需求。而這場推介會正是在微信在韓國的合作機構——韓亞金融集團舉行的。
在微信推進韓國業務中,韓亞金融集團起到瞭很關鍵的角色。資料顯示,韓亞金融集團是韓國最大的銀行控股公司之一。公司旗下包括韓亞銀行、韓國外換銀行、韓亞Daetoo證券等眾多金融機構。
但微信拒絕提供合作服務商和機構的數量。據雞精推薦澎湃新聞瞭解,微信支付向商傢收取比其他支付方式更優惠的傭金。
移動支付熱潮能否推動微信國際化?
2016年5月,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,微信支付和QQ錢包在內的移動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5億筆。
“我相信互聯網企業和銀行未來是魚和水的關系,正因為我們有一些新業態,幫助銀行更好地發展。目前來說大傢會有一種擔心,你再走兩步會不會把銀行吃掉瞭,但我覺得隨著時間的發展,大傢會看到越來越正面的一些情況。”馬化騰說。
“在國內,已經有瞭場景佈置、大數據等用戶教育,中國商傢也玩得滴雞精哪裡買爐火純青,但在海外的市場還沒有實際飽和,包括用戶、商戶對這個的理解都還沒有成熟,也沒有形成一定的密集度,還沒有開始深度運營。”黃麗說。
微信正在計劃向海外商戶開放一些用戶的數據畫像和特征,來幫他們做運營。
比如目前,很多韓國免稅店有線上商城,之前通過微信支付的中國遊客,就知道原來在網上也可以下單,然後去機場提貨。“非常有效地把原來線下的一些用戶轉化到瞭線上,這個比例還是挺高的。”黃麗說。
微信支付人民幣結算。
目前韓國還沒有對移動支付提出監管要求。
“我隻能說監管方對它沒有提出異議,因為移動支付是一個很先進的東西,包括在中國去年被叫停,但我們一直努力溝通,在用戶層面、安全保障上證明它是沒有問題的,都是發展的。”黃麗說。
也許未來,借助移動支付走出海外,微信和支付寶也能順勢國際化,拓展海外本地用戶。盡管騰訊和阿裡巴巴在海外上市,但兩傢公司的國際化都還在起步階段。
“全球的移動支付發展得特別快,發展會隨著需求而來。需求到瞭,一切皆有可能。”黃麗說,目前微信支付的跨境業務重點還在中國出境遊客。
不過,日本金山公司董事長翁永飆告訴澎湃新聞,兩個國傢不同互聯網文化,用戶背景太不一樣,導致很多互聯網產品涉足對方市場時水土不服。
“比如,日韓再火的遊戲拿到中國來,反響平平。這中間有很多東西要去填平,像用戶溝通、市場等。另外,中國人喜歡嘗鮮,但日韓用戶比較保守,專註於某一件東西。”翁永飆說。他在日本十餘年,幫助過雷軍、周鴻禕拓展日本市場,現在創立瞭一傢日淘電商“豌豆公主”。
本文來源:澎湃新聞網
責任編輯:郭浩_NT5629
全站熱搜